劳动美育深度融合 乐享创意劳动制作
——力小海德北岸分校承办劳动教研活动暨学校劳动教育内涵发展项目阶段性成果展示
2024年5月21日下午,由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主办,以“劳动+美育”:乐享创意制作为主题的劳动学科教研活动,在南京市力学小学海德北岸分校成功举行。
本次交流研讨活动,通过创意劳动实践的方式,展示了力小海德北岸分校劳动教育内涵项目建设的阶段成果。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劳动学科教研员陈加智,携全区劳动学科教师莅临指导。
传承匠心 古法蓝晒
课例一:由胡梦宇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手工艺制作课程“古法蓝晒”。胡老师详细介绍了蓝晒技艺的历史渊源和制作流程,并现场演示了从选材、浸泡、晾晒到成品完成的整个过程。
在胡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传统工艺制作的魅力和价值。课堂上,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讲,小心翼翼地操作,一幅幅作品精美呈现。通过这次课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蓝晒技艺的基本技能,更深刻感受到了传统工艺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匠心精神。
创新制作
创意景观
课例二:由张静老师引导学生将劳动与创意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景观作品。学生们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创作出了一系列别具一格的景观作品。学子们在制作过程中,注重色彩搭配和造型设计,作品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学生们的劳动成果,更彰显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审美素养。
以劳育美 创意实践
一直以来,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劳动教育,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校本化实施路径,全面推进劳动教育内涵发展项目的建设——构建多元育人之境,建设校内劳动基地“小海星未来劳动教育学院”,深入挖掘校内自然资源,创设了一系列,如:《走进古法蓝晒》、《缝制桂花香包,酿制桂花蜜》、《制作创意微景观》、《主题盆景创意制作》、《我的多肉森林》等一系列“劳动+美育”的跨学科融合实践劳动课程。授课间隙,与会教师参观校内劳动基地,深入实地了解学校劳动教育内涵发展项目建设情况。
随着项目的实施,项目骨干成员所带班级也逐步探索出了特色鲜明的育人路径。王蒙老师从理念、设计、实施、反思等多个角度,就本班的劳动教育特色活动的实施及项目建设的心得进行汇报。
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运用所学的劳动技能和美术知识,对闲置的手机壳进行改造和装饰。他们或涂鸦或贴画或拼接,将一个个普通的手机壳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并通过爱心义卖等形式参与社会志愿服务,让劳动教育形成有效闭环。该案例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劳动实践能力,也体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也让劳动教育更贴合学生实际,具有教育意义。
内涵项目 深入研讨
研讨过程中,上课教师及与会教师就此次学校劳动教育内涵发展项目展示的课例与案例,进行了一次卷入式研讨。各小组成员充分交流,对学校劳动教育内涵发展项目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
活动最后,教研员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总结。教研员对两节课例的设计和实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们充分体现了劳动教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劳动的美和创造的美。同时,教研员也对学校劳动教育内涵发展项目给予充分肯定。教研员还强调,未来的劳动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与美育的融合,劳动与各学科的深入融合,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美、创造美,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
本次劳动学科教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充分展示了学校劳动教育内涵发展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在未来的劳动教育实践中,力小海德北岸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与美育的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供稿:力小海德-张静 审核:教育发展中心-陈加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