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YOUERJIAOYU
活动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 >学科频道>幼儿教育>活动报道>详细内容

探索科学奥秘 共筑教育新篇
——记江北新区幼儿园科学教研组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06 10:58:58 浏览次数:92 【字体:

  每一次遇见,都是美好的开始;每一次学习,都是自我的成长。在这个充满创新与探索的季节里,江北新区幼儿园科学教研组的教师们齐聚一堂,于3月5日上午在南京江北新区浦东幼儿园举行了新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在科学组组长严晓萍老师的热情致辞中拉开帷幕。

  首先由江北新区浦东幼儿园洪泽慧老师带来大班科学活动:《超能力吸管》。吸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洪老师以谜语的形式引出吸管,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她鼓励孩子们尝试用一根普通的吸管,用改变其形状的办法,去提起一只体积大得多的瓶子。孩子们在质疑、操作、实践、验证中找到了答案。洪老师还将AI软件运用其中,让孩子们的问题有了多元化的答案。孩子们通过这样的实践过程初步感知三角形稳定性的特征,其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海绵宝宝是小朋友们熟知的动画角色,来自南京江北新区小红花幼儿园的陈吴娟老师据此设计了《好玩的海绵宝宝》这一小班科学活动,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她让小朋友们摸一摸、看一看、捏一捏,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海绵的吸水性和弹性,全方位激发小朋友们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海绵宝宝“躲一躲”、“藏一藏”、“找一找”、“变一变”的游戏过程就是孩子们了解其特点的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对生活中的海绵用品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其所富有的科学现象也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解。而陈老师运用感官帮助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过程也给与了其他老师很好的启迪。

  第三节活动是南京江北新区泰山实验幼儿园李春花老师带来的中班科学活动《南水北调》。该活动巧妙地将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与幼儿园的小池塘缺水的故事情境相结合。通过搭建瓶子管道,让幼儿们了解水的流动、管道传输等基本科学原理,她鼓励孩子们与同伴协商、合作,利用瓶子、粘胶等简易材料共同搭建一个大水道,并设法验证水道的通畅,这就是孩子们以自己的方式体验的“南水北调”。活动最后,教师还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幼儿思考总结节约用水的好方法。这样的科学活动,既赋予孩子们探索的空间,又注入了孩子们科学的思维与关爱环境的情感。

  三节教学活动后,江北新区幼儿园科学教研组组长何凤莉老师介绍了本学期的活动内容和计划,分享了幼儿园科学领域的关键经验。并鼓励科学组的老师:要以儿童为主体,做幼儿科学活动的引领者、合作者、启发者、倾听者等。随后科学组教师们对三节集体活动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一些更为合理的教学建议。

  最后,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幼教研训员丁宇清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们的创新与努力,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丁宇清老师指出:科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为幼儿种下好奇、探索、坚持的种子。为了让科学教育真正扎根,需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儿童视角---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避免复杂化、成人化;坚持实践为本---多体验、多尝试,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验证猜想;坚持情感连接---让理性的思考操作与感性的情感萌发相交融,共同助推孩子们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她祝愿科学组的老师们和孩子们一起永远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勇于探索,敢于尝试,共同携手为孩子们插上科学的翅膀,助力他们飞向更为广阔的未来!江北新区幼儿园科学教研组第一次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期待下一次的交流与学习。(撰稿:泰山中心幼儿园-季杰 审核: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丁宇清)

c4090c61b01646128a2f6fcce49ce5df.jpg

45efa2ebe0f3403189c97d022dae4a6b.jpg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