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
活动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 >学科频道>中学物理>活动报道>详细内容

凸显科学思维 提升科学素养
—— 南京市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联合研训活动侧记

来源:史献计工作室 发布时间:2018-04-25 16:35:53 浏览次数: 【字体:

    2018年4月20日上午,江北新区与六合区联合研训活动在29中天润城分校隆重举行。本次研训主题是“凸显科学思维,提升科学素养”,其研训方式是“同课异构”。采用校内、校外、区内、区外的异体式同课异构形式。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吴长标老师和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史献计老师主持了本次研训活动。江北新区和六合区多所中学的领导和同仁共200余人参加研训活动,在观摩课堂教学的基础进行了课堂观察分析与思考活动。

    首先,29中天润城分校赵亚琴老师为大家开设了“电功和电功率”复习课。赵亚琴老师从复习回顾“两盏白炽灯,甲标有PZ220V 25W,乙标有PZ220V 100W,正常发光时哪盏灯更亮?为什么?电流对哪盏灯做的功多?”开始引导学生对电功、电功率概念有所回顾。之后,赵亚琴老师从电功和电功率的区别与联系角度分别引领学生复习了验证电压对电功大小的影响、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用电能表测电能的相关知识,并通过相应问题思考与练习检测来提升学生的复习效果。

    29中天润城分校丁小军老师通过“坦克为什么能驶过沼泽地?铁路的钢轨为什么要铺上枕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思考什么是压力的过程,对压力的概念有所认知,并学会画压力示意图。进而思考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课堂上通过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师生问题对答与交流,形成了压强概念,并运用压强知识初步解释一些生活和自然现象。

    其次,29中天润城分校杨华军校长为教师上了“电功率”复习课的示范课。杨华军校长通过要想测得“220V 100W”的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否为“100W”的问题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电功率?”从低功率用电器、大功率用电器电功率的不同测量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物理测量要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与之相一致的实验方案,例如白炽灯电功率与小灯泡功率的测量其实验方案是不同的。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物理实验方案的基本方法,并学会实验需要实验的安全性、实验用性、方便性与经济性等角度综合考虑实验效果。

    授课过程中,杨华军校长充分将教育技术应用到复习课中,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实践中来。例如,学生上台做实验时可视度不高情况下,杨华军校长运用手机、网络与视频展示台等工具,将学生做的过程现场直播给其他学生与参与听课的教师观看,增大了实验的可视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金陵中学龙湖分校林启顺老师为老师和同学们上了“压强”新授课。林启顺老师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压力,并学会画压力示意图和区分压力、重力。接着让学生经历压力效果影响因素的探究过程,并进行科学实验归纳与分得出实验结论;通过观察和思考初步建立了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意义和单位,并会进行简单压强计算。

    再次,参与本次研训活动的老师进行了课堂观察研讨。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吴长标老师和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员史献计老师分别主持了研讨活动。首先肯定了4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教态自然,课前准备丰富,课上亲和自然,教学环节安排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尤其是杨华军校长的电功率复习课,实验新颖,内容难度上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堂上,对学生出现的错误,通过引导,实现从大错到小错,再到完美的转变。4个活动的衔接层层递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另外3位老师课堂也十分精彩,令人难忘。丁小军老师课堂引入新颖,吸人眼球,实验充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林启顺老师的课,完全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少说,学生多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赵亚琴老师的课,朴实无华,扎实充分,完美的诠释了复习课的要义。在座的其他老师经过这次活动,也都感到自己受益匪浅,纷纷表示要以此次研修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最后史献计老师就初三的课,提出了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电功的本质是什么?二是小灯泡发光时,电功率和发光功率是一回事么?在教学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多进行教学反思。我们相信,通过与六合区和新区众多其他优秀老师的合作交流,以及我校老师的不断钻研,我校的物理教研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通讯员 赵亚琴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