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
活动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 >学科频道>中学物理>活动报道>详细内容

凸显物理思维 提高教学效率
—— 浦口区、江北新区联片教研记实

来源:史献计工作室 发布时间:2018-05-05 07:11:02 浏览次数: 【字体: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2018年5月4日在南京市第十七中举办了一场“凸显物理思维”教学研究盛会。这次教学研训活动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办,南京江浦口区、江北新区联合举办,由南京市第十七中学承办。本次活动由四个环节组成:课堂观察,即南京市第十七中学童林老师于初二(4)班开展了优质课《10.1压强》、南京市第十七中学吕军老师于录播室开展了优质课《电学专题复习》、乌江学校雷雨老师开展了优质课《10.1压强》、29中天润城分校王球老师开展了优质课《电学公式优化选择》;教学设计背后的思考;经验分享和中考二轮复习基本要求与规范宣讲。南京江北新区教研员史献计老师、浦口区教研员陈刚老师共同主持本次活动,江北新区、浦口区全体物理老师参加此次会议。

    首先,南京市第十七中学童林老师通过让学生压笔及压气球体验引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再用速度知识迁移建立压强的概念,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童林老师课前实验器材准备非常充分,教学设计精准,学生小组合作有效,课堂学生发言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

    南京市第十七中学吕军老师通过一个电路图引发学生的思考,利用这个电路图可以完成哪些实验?引出了本节课的三个板块,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测电阻,测功率。教学环节层层递进,难度逐步提升,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难能可贵的是,吕军老师将实验器材呈现在黑板上,凸显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南京乌江学校雷雨老师通过学生作图,学生讨论三个图的共性得出压力的概念。在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教学活动时,雷雨老师拿出超级大铅笔让学生思考“怎样让铅笔插入沙地更深一些?”,引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两个因素。在实验设计环节,雷雨老师提供沙盘、海绵、铅笔、小桌等器材让学生自己思考选材进行实验,处处凸显了物理思维的教学。

    南京市29中教育集团天润城分校王球老师通过一道题目为载体,问“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选用的是那个电学公式?你选择的依据是?”引入课题电学公式的优化。再问“我们如何选择恰当的公式可以优化电学计算?”引发学生思考,及时引导点拨,得出优化电学公式优化选择的方法:认真读题,提出题目中的信息;找电路中的不变的物理量;选择恰当的公式。学生学会了方法,在反馈练习中能较快地正确解决电学题。

    其次,在史献计老师、陈刚老师的主持之下,授课教师童林、雷雨、吕军、王球等四位老师分别就自己对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考谈了看法,并将其教学背后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让参与课堂观察的老师们学习研究与参与。

    再次,育英二外邹玉老师、浦口三中孙龙周老师、浦口三中周华歌老师、南京信息大学附属中学居爱丽老师分别就所观察的课堂谈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教学设计改进方案。对一些有思考和争论的问题出提出来供大家争鸣。例如,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要求学生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这个问题表述值得思考。初中学生容易想到的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而事实上此时,物体静止在斜面上,除了受到重力、斜面支持力外,还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作用,因此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不仅就只有压力,物体还对斜面有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作用。教学中应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老师们进行争鸣。

    第四,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史献计老师就本次课堂教学以及中考二轮复习谈了一些看法。史献计老师建议老师们每一次教研活动及集体备课都应该有所思、有所想,日积月累,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认识会逐步的提高,极小的累积会变的无穷大,这就是物理思维。史献计老师提出中考二轮复习不是只在复习阶段才开始抓,初二就应该开始抓,学生的习惯和规范初二就要抓。最后他对中考复习提出“要抓住学生不会的去练习,学生缺什么;研究学情,个别辅导讲究层次化。”

通讯员 金兰平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