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物理课堂 凸显科学思维
—— 江北新区物理名师工作室、研训员工作室启动仪式侧记
2018年4月19日下午,江北新区三位物理名师工作室——汤家合工作室、史献计工作室和孙留桥工作室以及史献计研训员工作坊在浦口外国语学校正式启动。来自全区各个学校的大约三十多名初中、高中物理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的第一单元:示范。特级教师孙留桥(浦口外国语学校)就中考复习课教学以《运用浮力测土豆的密度》为题上了一切示范课。教学过程中,孙留桥老师以“初步感知土豆与水的密度大小”作为引子,以“测量土豆密度”为教学执行路线。教学过程中,孙留桥老师通过不断改变所提供的实验器材的方式,引领学生思考、动手尝试用不同方案测量土豆的密度。整节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开动思维,想出了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测量方案,同时还利用教师的提供的器材尝试了自己所想出的方案。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发现有些方案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与理论的差距仍然很大。通过这节课,学生意识到学习物理不仅仅只满足于理论上的思考,同时要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才能使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刻。
活动动的第二单元:引领。史献计教授(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为全体工作室老师进行了题为《智慧课堂是怎样炼成的》专题讲座。史教授从“智慧课堂的内涵”、“智慧课堂的建构”、“智慧课堂的生长”三个维度,通过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引言教学”、“光沿直线传播”、“汽化液化”、“速度”等内容为具体抓手,阐述了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研究分析教材、优化课堂教学使得我们的物理课堂成为真正充满智慧的课堂。
活动第三单元:辐射。江苏省特级教师汤家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以孙留桥老师示范课为例指出在复习课中,我们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思考纸面上的题目,更应该像孙特那样让学生有机会充分体验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才能更加真实和深刻;同时,汤留桥老师还指出我们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课堂的微观和中观结构,更要关注课堂的宏观结构,这样才能确保课堂
① 顺畅有序而不支离破碎;② 简介明快而不脱离带水;③ 详略得当而不顾此失彼。
活动第四单元:融合。江北新区物理名师工作室、工作坊学员针对今后发展方向问题进行了交流。全体工作室学员借助工作室这个平台,认真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提高我区的物理教学水平而共同奋斗。全体学员也表示一定认真跟随三位工作室主持人老师刻苦学习,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
通讯员 张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