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物理学科思维 提升物理学科素养
—— “基于课堂、基于数据、基于学情”的初中物理教研活动
2018年3月9日,南京江北新区初中物理教研活动在南京市旭东中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主题突出,形式和内容丰富。来自全区17所初中近120名初中物理教师参加了观摩、学习和研讨。
1、基于学科思维培养的课堂教学观察
旭东中学的范红满老师和钱宏伟老师分别同步给来宾展示了一节非常精彩的观摩课。
范红满老师的课《走进分子世界》从学生身边现象与事实引入,然后通过实验来让学生进行猜想与推理,从而认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接着通过“红豆与大米混合”、“酒精与水的混合”类比实验,让学生理解分子间有间隙;通过“红墨水滴入水”来引导学生认识组成物质的分子是运动;通过“铅柱”的“吸引”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从而让学生建构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模型。范红满老师教学过程流畅,准备充分,特别是实验教学非常精彩,多媒体的运用娴熟,作为刚工作的新教师,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钱宏伟老师上了一节《光现象》的中考复习课。在上课阶段第一步即让学生对课前做的知识清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订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和特点,让学生合作学习,若学生有疑问可向钱老师提出并给予解答,在这一过程中,重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当老师,生生合作,有的学生没有认真的合作,钱老师主要就针对这些学生加以监督和引导。本章的内容很多且散,钱宏伟老师以板书加多媒体的形式师生共同完成思维导图,从而让学生对本章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通过列举几个容易错的知识点,在每个知识点的后面附相关的知识拓展练习,让学生举一反三,并结合板书,用粉笔在黑板上勾勒出其易错的知识点。最后,钱宏伟老师给学生留了课后拓展,也是对本章内容的一个课后延学,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的巩固和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这节课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旭东中学阳光课堂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让学生的知识结构系统化。
课堂观察之后,是经验分享与观察结题的研讨与交流。首先由两位老师简单进行说课,主要陈述关于学习活动设计的想法并相应的教学反思,然后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中学的物理教研组长张兴安老师对范红满老师的课做了点评,来自南京浦口外国语学校的江苏省省特级教师孙留桥老师对钱宏伟老师的进行了点。
张兴安老师认为:范老师整节课教态自然,教学设计和活动中关注学生的知识传授,也关注思维的培养。首先整节课的设计过程无论是在整个过程还是在中间的细节,都关注到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然后再回过来从微观去解释宏观的这么一个思路。这个思维过程不仅符合我们这个微观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也符合学生认识这一块的认知规律。微观世界直接让学生观察到是不容易的,而借助宏观的现象去猜想微观的世界。然后再用微观我们猜想出来的结论去验证宏观,这是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第二,问题的提问不仅有深度而且过度的非常自然。在讲到分子运动时,跟了一句,既然分子是运动的,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那么固体为什么有固定的形状,没有散开?让学生对下面分子间作用力做思考做了很好的铺垫。而且范老师善于反思,在于学生的互动中不断调整教学进度,体现了教师优秀的教师品质。张兴安老师结合思考提出了很中肯的建议:第一点,在引入分子概念这一块有一定的困难,书本上说,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之为分子,而后面介绍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这两个最小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是最头痛的。粉笔一分再分,分到最后就不再是粉笔了,那么我们讲分子的变化导致物质的变化。粉笔是物体,学生可能会说,粉笔分到最后确实不是粉笔了是粉末了,这里是不是要改一下?第二点就是用宏观的现象来类比,我们用班上的学生来作类比,我们的班级是个有生命的集体,把班级分成一个个小组,它依然是有生命的,把小组分成一个一个人,它依然是有生命的,我们再把人往下分就不能分了,因为再分就没有生命了。在之前可以类比,水分成一滴不能燃烧再分成半滴依然不能燃烧,如果我们用化学手段再继续分出来的东西就可以燃烧了,性质就发生变化了。第三点,分子间有引力这一环节,只做了固体分子间引力,液体呢?这涉及了归纳的思想。第四点,体积变小了,体积变小是什么意思?水加酒精的体积变小了,还是水的体积变小了,还是酒精的体积变小了?同学们你们知道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物质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问题的提出目的是什么?都值得我们大家一起思考改进。
孙留桥老师在交流研讨时提出,我对这节课的整体感觉用一个关键词,就是生命力课堂。这节课有阳光、有雨露、有空气。我想从几个方面来简单阐述一下。第一:钱老师的这节课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来了,那么他给我的感觉是耳目一新,运用学生成为小老师来上课,靠他们自己归纳,从其中体会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而且像老师一样提问题。我想,不仅我们听课的老师感觉很新鲜,我们学生上课一起学习的时候也感到很有兴趣。所以说,这一节课,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课堂,学生的主体性这一块体现的相当充分。第二个特点是体现了老师的主导性,这节课堂上课以后钱老师把课堂抛给了学生,那么我们就想老师干什么呢?钱老师处理的很好,他在关键的时刻出场,该出手的时候出手。例如在第一块内容,光的反射定律讲好以后,关于反射角、入射角规律产生的顺序问题,因果关系。因为在平面镜成像对一些重要的内容,问题怎样解决。钱老师把实验当成演示给学生,对比的演示效果也是很好。总的来说这一节课老师的主导性体现的也很充分。第三就是思维的深刻性,这一节课我一进入录播室的时候,教室门上就贴着思维导图,我很欣赏。这个班的学生一定在复习《光现象》这一单元的时候一定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如果没有认真思考,不可能画出那么复杂的思维导图。如果让老师画的话,能不能像学生这样全面。所以说,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整章所有轮廓框架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在复习的时候对于每一个学生效果、思维的深度是不一样的。第四内容的系统性。从整个内容系统性这一块,我们发现相当有序。可以这样讲,在整个教学的重点、难点所有都根据考标要求,掌握的重要内容都体现出来了。我想,光的折射这一块,特别是凸透镜成像,虽然没有体现。接下来一节课再复习,因为凸透镜成像比较难而且要求比较高,所以说花第二节课我认为很有必要,虽然没有把这个凸透镜讲完整,但是对整章的系统性没有影响。第五个要说的是效果的高效性。由于这节课学生的主体性、老师的主导性等一系列的努力,从学生的反映来看,效果很好。虽然没有当堂检测,但是我相信,这节课是个有效的且是高效的课堂。孙留桥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光学的复习中,画图这一块从考点来看是重要内容。全体的参与性不够。安排学生在课本上画,假如换一个方式,把光现象的画图或透镜成像的画图设计成一个专门的专题,每个学生都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通过投影来呈现会出现哪些问题,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会高一点。第二就是钱老师上课声音要响一点,充满激情点。
2基于数据的学业质量分析
南京市旭东中学马伟远老师、南京市扬子一中储成林老师分别对上学期期末考试全区初中物理考情和学业质量分析。来自心底中学和分别从试卷组成结构、考点分布、学生易错点等方方面对八、九年级的进行了考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结合学业质量分析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想法和建议。
储成林老师从试卷总体评价和结构、考试结果反馈、各题错因分析、问题汇总及反思、教学建议五个方面,对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情况进行解说:整张试卷以苏科版实验教科书为主要参考依据,试题充分、准确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图文并茂。从全区16所学校的考试成绩和全区分数段分布可以看出,题量适中,难易适度,较以往的试卷有一定的区分度,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汇总主要有概念混淆或不理解、计算能力较为薄弱,公式不太理解、审题不清等问题。给出如何提高计算能力,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注重实验过程,特别是有价值的生成,在教学研究中提高学习质量。
马伟远老师就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整体进行分析,选择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和大家一起反思。结合期末数据分析给出初三一模复习过程中,强调基础知识点的落实强化,不要盲目的增加难度和知识点的引深;注意对学生审题或者读题环节要进行强化,切忌犯习惯性思维的问题;注意对学生书写细节的把握和研判;要复习知识点的同时,把知识的脉络帮学生理清楚,尽可能让学生懂得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以免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等教学建议。
3 基于学情诊断的中考复习
本学期进入中考复习期,因此,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物理教研员、教授级高级教师史献计做了《基于学情分析的中考复习》主题报告,旨在对中考复习工作进行全面动员与启动。
史献计教授指出中考复习决不能成为新授课的压缩版,只进行简单的机械重复,而要正确认识中考物理复习的目标,做到“温故知新”,寻找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将新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在知识联结点处新生出新的思路和支脉,融自主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责任担当于一体,提高复习的指向性。
史献计教授从复习功能出发指出中考复习要精准把握中考物理复习的学情,知识层面要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认知层面要加深对概念、规律的深度理解,提高分析、概括、表达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最后,史献计教授给出有效落实中考物理复习的策略,要基于教与学的情况真实分析,指出中考复习规划有序、深度有度、效果有效。一轮复习要全面复习、夯实基础,要抓纲务本,明确导向,以《中考指导书》为纲,明确考什么,考到什么程度,怎么考。要以基础为重,依序复习,抓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规律的应用、 基本公式的运用、基本实验操作步骤.要充分挖掘教材,注意细节,重视教材中插图、表格和图表的研究,领会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二轮进行专题复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做到专题复习有抓手,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结合 “一模”在知识与能力上暴露的缺陷,以专题复习为抓手,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前后知识联系,形成一个由知识点到知识面,到知识网络结构的综合体。二轮复习要注意适当拓展,适当通过对基础知识拓展,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突出复习系统性、层次性。三轮复习以综合训练为主,弥补漏洞,适当、适度、适量精心模仿中考真实情境,进行高质量仿真训练。控制模拟训练的数量,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让学生做能够到:作图清晰明了,解题规范有序,书写整洁干净,解题结果正确。要关注模拟训练效果,通过训练增强考试的自信心,熟悉中考的氛围和时间,调整中考前的心态。此阶段避免盲目大题量训练,要留下思考时间,通过练、评、反思,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要引导学生反思反复错题原因,在研究一轮、二轮复习中的屡次丢分的易错题,寻找思维障碍点或知识疏漏,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能少,能得的分一分不能丢”。
本次活动的策划,得到了南京旭东中学的大力支持,从活动前的细心磨课到活动手册的编制印刷,从研训活动的精心组织到圆满成功,吴永余校长付出了大量的劳动,本次活动让所有参加活动的物理教师感觉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规格高端”,都感到受益匪浅。(吴永余-南京市旭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