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
活动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 >学科频道>中学物理>活动报道>详细内容

区域交流 协同发展 提升思维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03 18:41:00 浏览次数: 【字体:

 

5260447a9f0343679bfb15b59003597e.jpg

    2018年11月29日,淮安市、南京市初中物理名师工作室主题研讨与学习交流会在南京市旭东中学隆重举行。南京市江新区史献计工作室与工作坊、孙留桥工作室学员参与加本次活动;淮安市、南京市的专家、学者和老师共同针面对课堂,进行学术交流;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重视实验教学  凸显科学思维”,老师们在学术交流、思维碰撞中吸收教学智慧。改善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一、课题研究

    2018年11月29日,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第十二期立项课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凸显科学思维能力的行动研究》核心组成员在一楼会议室进行了课题研究的第10次交流研讨活动。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按照既定计划,各研究小组汇报交流一个案例。“演示实验组”由孙红文老师作为代表进行汇报,孙红文老师汇报的案例是《动滑轮》,“综合实践活动组”由杨清华校长作为代表进行汇报,杨校长汇报的案例是《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课外小实验、小制作组”由孙九林老师作为代表进行汇报,孙九林老师汇报的案例是《自制水透镜》,“分组实验组”由蒋新老师作为代表,蒋新老师汇报的案例是《“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的优化设计。

cf532166a37e4cd9bbc83e5c2cf4ff4d.jpg

    小组汇报结束后,课题组成员就每组汇报的案例开展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案例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每个活动案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与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案例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所起的作用可能要大一些,而有的案例活动在在培养学生抽象性思维方面所起的作用可能要大一些,等等。最后由许志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布置了下阶段活动的时间与内容。

二、同课异构

    南京市旭东中学、江北新区名师工作室学员张晓丽老师和淮安市曙光双语学校、陈浩工作室学员的孙亮亮老师分别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两位老师围绕《照相机和人眼  视力的矫正》话题进行同课异构。

    张晓丽老师从欣赏老师周末拍摄的栖霞山枫叶图片,引发学生共鸣,美色尽收眼底,照片定格瞬间,建立照相机和眼球的联系引入课题,通过设计“玩中学”设计的思考,让学生通过制作迷你照相机,并用迷你照相机观察远处的物体,探究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利用类比的方法,观察眼球的图片并和照相机进行比较,让学生知道照相机和眼球成像的共同特点。张老师通过探究设计“模拟探究视力的缺陷”科学实验,真实的模拟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告诉学生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最后设置“笼中的小鸟”活动,让学生动手试一试来介绍电影的简单原理和视觉暂留现象。

7e0ee2d229f34db69c775b9324fcbaa8.jpg

    孙亮亮老师进行课堂展示和示范,孙老师按照“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学习过程。从两张照片的对比引入新课,从对照片清晰和模糊的原因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照相机、眼球和眼镜相关知识的兴趣。问题障碍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提出猜想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亲手调节简易相机,体验从简易相机中观察到清晰成像的过程,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了解照相机的原理,加深其对照相机成像原理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动手制作模拟照相机有助于学生理解照相机的结构和组成,培养了学生实践的能力。利用模拟照相机观察学生桌上和较远处的物体,让学生感受到照相机要找到清晰成像的调节原理。通过观察并且拆解眼球模型,对眼睛图片的分解,让学生知道与凸透镜成像实验的相似。进而模拟眼睛的成像,便是凸透镜成像的器材来实验。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冲突”不断产生、化解和发展的过程。通过设计眼睛和照相机“聚焦”的区别,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知道看清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清晰地落在了视网膜上,看不清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没有清晰地落在视网膜上。通过对人眼晶状体的了解,知道虽然形状不同,但是都成像,那么像去哪儿了?让学生分组探究。接着以怎么办才能将清晰的像移到视网膜上,针对像在视网膜的前的情况去分组研究,让学生对比方案的可行性,再让学生类比分析远视眼的原因及矫正。让学生感受到眼睛与照相机都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术交流

    两位老师课堂教学之后,进行学校交流研讨活动。来自淮安市淮安区物理教研员吴秋瑛老师、盱眙县第一中学的郁从军老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卢义刚校长、南京市二十九中致远校区杨清华校长、淮安市清浦中学张亚伟老师、盱眙县教研室物理教研员袁国江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孙留桥老师、西宁市教研员熊老师等老师分别就张老师、孙老师的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进行了点评和交流。

9b08af22f473410ba8dcef7aa9283aa7.jpg

    老师和专家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大家一致认为这两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条理清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处理得当,在课堂教学中,两位老师都能利用自制教学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上的难点和障碍,都能加强学生思维能力乃至学科素养的培养,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开展爱眼、护眼的人文教育,是两节很优秀的课。

四、专题讲座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物理教研员、特级教师陈浩教授为与会的老师做了《聚焦物理能力 提升课堂品质》活动主旨讲座。

c5c12fe0e5004733b92615a16d3863d3.jpg

    陈浩老师指出:通过物理教学发展学生能力,已成为当下所有物理教学的共同教学目标。我们的课堂真的做到有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了吗?是怎么做到的?做到什么程度了?陈认为,当下我们的课堂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物理能力)方面做还远不够,其中经验性和随意性占主导地位。帮助大家厘清“什么是学习”、.“物理能力的内涵、种类、”等概念,提出课堂教学中培养物理能力的策略,即加强教材的解读,理清教学内容中能力生成点;优化课堂教学学习形态,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能力成长;增加活动性任务,丰富学生的经验,拓展学生能力增长空间。

    陈浩教授以“照相机和眼球、视力矫正”为例,阐述了本节课设计思路(教材解读),通过以问题为导向(或任务导向),引导学生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认识照相机从提出问题(任务):如何操作用同一相机完成拍远、近同一物体?得到的像有何区别?被拍物体是否可以无限靠近,都能拍摄照片?如何解决?认识可变焦镜头相机、认识眼睛,了解构造和功能(学生说),如果人眼无法调节晶状体,看不清远处物体,怎么办?(近视眼矫正),层层推进并设计方案(物理方法,医疗方法),评价方案;同样,远视眼如何矫正?我们要保护眼睛等。在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结合实验验证与体验,精彩展示了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最后,南京市教学研究室许志教授进行了活动的总结,许志教授以《重视实验教学,凸显科学思维》为主题,许老师首先介绍了开展实验教学的一般方法及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然后就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以实验为载体凸显科学思维并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做了精彩详细的介绍。

    许老师对旭东中学本次活动的紧凑安排和交流学习表示感谢,对来自淮安市的各位专家、老师表示感谢,通过学习交流,让两市的初中物理教师的思想和智慧在碰撞中展现火花,并表示今后继续加强市级交流研讨活动,立足课堂,展示风采,真正做到脚踏实地开展“重视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思维”真学习和真研究。(通讯员  吴永余)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