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
活动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 >学科频道>中学数学>活动报道>详细内容

X不仅是X 具有整体意义的教学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29 09:32:09 浏览次数: 【字体:

  新课标要求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为进一步加强相关方面的教学研究,2022年9月27日下午,江北新区八、九年级数学教师汇聚一堂,在南京市旭东中学开展了主题为“新课标指导下具有整体意义的数学教学”的区级研讨活动。旭东中学赵姣老师和姜海香老师分别向师生们展示了八年级上册的《等边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和九年级上册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两节课,黄啓勇副校长精心准备了讲座《x不是x:具有整体意义的教学》。南京市教研员王红兵老师、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刘密贵老师亲临指导并做了针对性的讲座。

课堂展示与讲座引领教学

  赵姣老师这节课主要是根据轴对称性研究等边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本节课的设计,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八年级第二章都是基于轴对称性开展教学,从基本元素到相关元素,整体去看待具有轴对称性的几何图形。在实施几何教学时,基于主题、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目标,围绕单元目标细化具体课时的教学目标。

  姜海香老师《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典型的具有整体意义的教学。大概念内在逻辑规律强调课程一体化建设,科学、合理进行课程整合,基于大概念教学,具有明晰的学习目标,有效的表现性任务,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完成学习成果;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黄啓勇校长的讲座《x不是x:具有整体意义的教学》,如果x 不是x,这样的眼光贯穿代数式,方程,函数的学习,这是具有整体意义的教学。新课标提出,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鉴于此,数学课堂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或多种方式相结合,组织开展教学。

专家指导引领教师成长

  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刘密贵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这两节课的不同教学设计谈了“大概念教学——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在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开展单元统领的教学探究,构建知识体系,进行深度学习。南京市教研员王红兵老师评价姜老师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这节课,看1不是1,x不是x的眼光,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全貌。指导老师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思考呈现出来可能是无序的,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从数学内部进行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动脑筋,敢于说,敢于写下来,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

  精彩的两节课、讲座和专家的点评让大家对具有整体意义的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也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撰稿:南京市旭东中学-庄如艳   审核:教育发展中心-邵学森)

c01a7af724944e60b7e013678cde4520.Jpeg

62aa0b527785427e899af93ddd407ead.Jpeg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