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数 启思 笃 学 敏行
——记江北新区七八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2022年9月20日下午,江北新区七、八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在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柳洲东路分校举行。
七年级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分别由江北新区内的柳洲东路分校李晴、天润城分校王彦臻老师执教《2.6有理数的除法》;
八年级由柳洲东路分校章成娟老师执教《基本图形的轴对称专题统领课》、育英二外冯天慧老师执教《课题学习:探究路径最值问题》。
课后,由柳洲东路分校王楠和朱萍老师分别作了一场微讲座。
最后,金陵中学仙林分校特级、正高级教师郝四柱给七八年级教师作了一场大思维几何教学下的《几何辅助线的一些思考》的讲座。
主题活动结束后,专家团队又与授课教师进行简要的座谈指导,详细剖析了上课过程中的得与失,并为后续教师的发展指点迷津,教师们都受益匪浅。
李晴和王彦臻老师虽是不同学校的独立备课,但整体思路接近,都是基于小学的学习经验入手,通过质疑、类比、猜想、探究、验证、总结、练习、反馈几个环节展开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整节课都由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教学观。最后的课堂反馈分层设计,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提出要求,整个习题环节,分为“做-批-展-评-补”五个小流程展开,通过全员批改,确保了真实的学情反馈。其以学生为主体、自由开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两位老师对课堂强有力的把控能力。
章成娟老师站在初中阶段基本图形的轴对称的视角,统领全局,俯视课程内容,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线段的轴对称性进而类比延伸到角、等腰三角形、特殊四边形、正五边形、圆……的轴对称性,一堂课打通了初中阶段所有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思维螺旋上升、不断生长。教学思路明晰、环节紧凑、设计合理、注重规范,每位同学都在章老师的带领下,充分感知数学知识、方法间的联系,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自在的遨游。
冯天慧老师针对初中几何中的一类问题——路径最值问题,带领学生一起开展课题学习,她从实际问题出发,分两点在直线同侧、异侧两类,与学生共同由浅入深地逐步探索了路径相等、和最短、差最大等几个最值问题,通过聚焦研究,让学生打通了思维壁磊,在头脑中建构了关于最值问题的经典模型,使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知识、方法间的联系,学会了转化、构造等解决问题的方法。
朱萍老师认真研读新课标要求,在自己对新课标模型教学的领悟下,展开了《一题一课,探究本质——模型教学的一点思考》的讲座,提出教学中要让学生感知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深刻认识模型的本质,采用一以贯之的教学方法,利用引导提问的方式使学生体验模型结论的证明过程,立足模型的特征,引导学生从动态的思维看待静态问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王楠老师的《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的讲座则是介绍柳洲东路中学在新时代“双减”环境下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弹性化作业设计。“双减”政策下对学生书面作业的题量和内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业需要精心选择和设计,柳洲东路中学数学组认真研究课本教材,学习评价,补充习题,期中期末及中考模拟题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探究、巩固练习和个性化作业。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良好习惯,通过设置多种的作业形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金陵中学仙林分校特级、正高级教师郝四柱就大思维下的几何教学从“利用数量关系、位置关系作辅助线,利用图形组合、分解、面积解题,几何作图等的一些思考”几方面谈了他在几何教学中的一些思考,许多原创题和巧妙的解法介绍令听课老师们叹为观止,其注重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方法让老师们收获颇丰。
最后,区数学研训员邵学森老师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就七、八年级新教师较多的情况,对七、八年级老师就基于目标分解的备课设计和课堂操作优化两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与范式。要求备课时将目标分解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使每一环节的教学更具针对性,教学设计不跑偏;课堂操作方面优化分层任务驱动、当堂全员批改、赋分训练、充分展示、多元评价、及时补偿等操作范式。通过这些要求的落实,使教学设计更合理,课堂学习效率更高效。
鲲鹏扶摇,非一羽之力;骐骥千里,非一跃之功。江北新区初中数学学科在市、区、校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全区近400位老师共同努力下,教学质量也在逐步攀升,在各个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让我们全体数学老师不断地以谦虚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学生们提供高效的数学教育,为江北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撰稿:二十九中学柳洲东路分校-王影影 审核:教育发展中心-邵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