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共教研 携手并进同成长
——暨省十四五教研课题、市“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活动
为了进一步推进江北新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深入学习“双减”政策下的高效教学模式,落实新课程理念,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聚焦课堂教学。2021年12月14日下午在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天润城分校举办了省十四五教研课题、市“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活动。相关课题组成员以及全区七年级、九年级部分数学老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两个会场同时进行,第一个会场:七年级《尽精微:基于学习目标分解与达成的初中数学课例研究》活动。
首先,由天润城分校孙晓雪老师和河西中学解自荣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授课内容为七年级上册《6.2角1》。
孙晓雪老师的课突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上课过程中,孙老师充分利用“学习小组”,把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给了学生,把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机会还给了学生。整个课堂,从学生角度出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提出角的研究方向,课堂水到渠成,自然生成角的定义、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分类、角的度量以及角与角之间的关系等。师生以及生生互动性强,以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新颖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解自荣老师通过展示生活中丰富的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角、认识角,引出课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解老师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解到4个探究活动中,在活动中探究角的表示、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和差以及角的单位换算,为后续教学搭建载体。解老师的课堂充满活力,渗透了新的教育理念,教法灵活,趣味盎然,整节课行云流水,步步流畅,充分达到了知识的渗透,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解老师注重课堂的及时反馈,为课后辅导提供方向。
接着,由育英二外徐金楠老师带来精彩讲座《从“测”到“策”的初探》。徐老师从什么是前后测,为什么要前后测,阐述了展开有效教学的前提就是探寻学习起点。正如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是他当前已经知道了什么。”徐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向我们展示了从“测”到“策”是聚焦有效教学的必要途径,让大家受益匪浅。
第二个会场:九年级《基于问题发现的初中数学解题教学课例研究》活动。
天润城分校鞠梅花老师精心准备了研究课《二次函数区间上的最值问题》,课上鞠老师由浅入深,基于基本的二次函数图像,给出不同的x范围引导学生求解y的取值范围。由简单的定轴定区间问题,慢慢过渡到定轴动区间和动轴定区间,整节课内容丰富,思维多变,学生参与度高,针对性强。
第二节课,天润城分校李军华老师准备了研究课《探究三角形相似条件(1)》,李老师抛开以往的单一引入,从上节课证明过的三角形中位线出发,让学生找出比例关系,在将中位线平移,由特殊到一般,从而得到一般性结论。再用几何画板,一步步引出学生感知比例线段的基本事实,再把这一基本事实运用在A字型和8字型中,得出平行线推导相似的方法。
接着,天润城分校佴贤月老师做了《例说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讲座,重点研讨了圆中的几种辅助线添加方法,以上次九年级期中考试为例展开分析,再讲解了几何图形中的多种隐圆问题,干货满满,老师们受益良多。
最后,区教研员邵学森老师指出,要“以学定教、以学促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充分整合教材,灵活安排课时,机智教学方法,为老师们的几何、函数教学指明了方向。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钻研。这次教研,让我们在寒冷的冬日感受到大家对于钻研、对于学习的热情,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每一次碰撞都是一次成长、一分收获。这个冬天,数学教研在路上!(撰稿人:二十九中天润城分校-沈小丽 审核人:教育发展中心-邵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