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图形渐构成 整体思想入人心
——初中数学几何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围绕“基于基本图形的几何教学”研究,2020年6月16日下午,在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举行了以“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几何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为主题的初中数学研训员工作坊和新教师研训活动。工作坊全体教师和2019年新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首先由一中明发的崔婧老师展示《多边形的内角和》的研究课 。崔老师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问题串,从特殊四边形引入、猜想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然后利用构造三角形、平行、周角等多种方法验证猜想,继而探究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直至归纳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课堂上学生积极性高,恰到好处的追问让学生对知识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学生真正地体会从已知到未知的转化思想,值得各位老师学习和思考!
接下来,一中明发的王婷老师和何晓恬老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关于七、八年级几何图形研究的讲座。王老师以《循序渐进、自然生成——几何教学入门的一些尝试》为主题,指出在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识图、画图、作图、几何语言的理解、表述和翻译以及推理等技能的渗透性训练。关注识图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图形;几何语言的表述,加强学生对定理、推论等符号语言的书写;几何推理的规范和构图能力培养需要在课程中慢慢渗透。何老师以《立足整体思想、提升学习能力——以中心对称图形为例》为主题,依据课标、结合人教版教材,以中心对称为主线,图形结构为主导去探究四边形。从一般到特殊,先研究一般的平行四边形,再通过角、边的特殊化探究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建构整个单元的研究思路和整体框架,让学生感受已知知识和将要学习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活动最后,区研训员邵学森老师先从课题研究的角度对基于基本图形的几何教学进行了深度剖析,强调教师在几何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经历“审题——标记——联想——二次标注——联想——组合——完善”的解题过程。在课堂教学的例题讲解和练习中,涂描、分离基本图形,分步、按步得分强化学生几何推理与规范。然后邵老师又以近三年中考模拟试卷中的几何题为例,指出几何专题的教学中可以先识图分析知识点,建立逻辑段找到规律,根据需要适时构造图形解决问题。在研究课的评课中,邵老师以本节课为例,指出类似的几何课应如何细致备课、设计有效的问题串、精准研讨;课堂教学中及时追问、攻破重难点、解法多样性的归纳、梳理,要示教学生学会思考、勇于下笔。活动最后,邵老师以“容易的做熟了,就没有难的了;简单的做细了,就没有复杂的了”与大家共勉!(撰稿:一中明发-朱红玉 审核:教育发展中心-邵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