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
活动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 >学科频道>中学生物>活动报道>详细内容

立足新课标 衔接新高考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18 08:12:48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认真落实2022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标精神,促进一线教师聚焦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打造优质高效的生物学课堂,有效衔接高中生物教学,2023年10月17日下午,主题为“立足新课标,衔接新高考”的江北新区初中生物教研活动在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松杨路分校举办。活动由南京市江北新区(兼职)研训员张宜萍老师主持,新区全体初中生物学教师参加。

  按照计划要求,此次承担公开课的三位教师分别是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的金彩虹老师、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松杨路分校的王和磊老师和南京市旭东中学的霍超老师。活动特别邀请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生物教研员张丁文博士结合活动主题做线上专题讲座。

  活动伊始,由金彩虹老师执教《细胞的分裂与分化(1)》,她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导入,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接着利用图片、动画来学习细胞分裂的概念和过程;在突破本课重难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的变化过程时,借助于模型建构、视频探究、实验观察等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细心求证的科学精神。

90754a83bbc845e092080b05267dba2b.Jpeg

  王和磊老师执教的《生命的诞生》在课的开头围绕着生命起源的不同学说进行了课本剧的表演,学生用幽默诙谐的方式演绎出了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无疑在课始就抓住了大家的眼球。同时,通过对科学史的学习也让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科学家在实验设计中的严谨和创新;对于化学演化学说采用拍摄科学剧的思路层层推进,通过一幕幕剧本的设计串联整节课,既能突破教学难点,也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探究和科学发展的不易。

霍超老师在《生物进化的历程》这节课中,利用学生熟悉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作为导入,让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古生物浮现在学生眼前,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化石到底能够给我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亿万年前生物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进化而来的;授课过程采用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搭建好学习的脚手架,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通过视频探究、贴图游戏等活动,促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并逐步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fd64ce370c724c6ea534b7fde3d6a07c.Jpeg

  在三位老师精彩授课后,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张丁文教授对三节课用了五个关键词进行总结,分别是驱动性问题、聚焦学习目标、参与科学实践、协同学习以及技术支援与观念创生。然后,张教授围绕着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的关键性问题——如何在生物学课堂中进行深度学习,用前沿的教学理论、高效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地给各位一线教师指明了方向。最后,张教授希望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教学评的一体化、文化知识的赋能化、基础技能的实践化、习得素养的情景化、育人选才的科学化,以教学创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最后,张宜萍老师对金彩虹、王和磊、霍超三位老师的精彩授课以及张丁文教授的细致分享进行了总结。张老师指出,上好一节优质的课,关键在于精心的教学设计和激情的施教过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能否将知识线、活动线、情景线这三根主线融为一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展现扎实的基本功、调动学生积极性、关注课堂的生成、灵活机智的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仍然是各位老师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需要学习和磨练的。

  祝贺本次江北新区初中生物教研活动圆满结束。立足新课标,衔接新高考,相信江北新区的初中生物学教师将会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不断成长!(撰稿:扬一松杨-刘萌萌  审核:教育发展中心-曹云龙)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