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 目标导向 共同提升
基于新教师更快成长需求,检视新教师培训效果,促进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10月13日下午在江北新区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一楼合班教室举行了“基于教学目标精准制订的探究性课堂”为主题的新教师研讨课暨江北新区生物学科区级教研活动。江北新区生物教研员曹云龙老师、浦口区教研员周新民老师、六合区教研员董勇老师莅临指导,江北新区全体初中生物教师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由新入职的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袁亚辉老师与南京市第一中学泰山分校童佩老师进行了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节同课异构,从不同角度为基于教学目标精准制订的研究性课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袁亚辉老师的研讨课从朱自清的《春》导入,瞬间将学生带入生机勃勃的生物世界,通过教材的阅读,永久玻片标本的观察以及模型的制作系列活动,从宏观走向微观,从虚拟走向现实。童佩老师的研讨课从无壳鸡卵的发育导入,引出细胞的分裂与生长,通过自主学习、显微镜观察、贴图游戏等教学环节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进行模型建构,突破难点,并获得专家好评。
随后六合区教研员董勇老师与浦口区周新民老师进行了点评。董勇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导入新颖,课前准备充分,材料到位。同时在课堂中给学生合作讨论,表达自我与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讨论。教师评价突出激励学生、鼓励学生思考,教学过程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小结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不足之处,课堂教学中的细节也不容忽视,需要教师更加精细的打磨。董勇老师提出学习首先应该是有趣的,正因为有趣,所以人人都热爱学习。有趣的教学必须要有有趣的心灵,所以每位老师都应该有一个有趣的心灵。周新民老师提出在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显微镜的使用必不可少,显微镜宁可用坏不可放坏,同时指出了学生上课过程中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为老师们课堂中显微镜的使用教学提出了要求。目标教学要时刻与评价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形式可以多样,但要注意时效性,时刻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以达到高效课堂,并展示了优秀课例以供老师们学习。周老师表示,教师、教材与学生的关系有三个层次,第一,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第二,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第三,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尤其以第三层次为最高层次。最后江北新区教研员曹云龙老师为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对两位新教师的课堂表达了肯定,鼓励了新教师的发展。同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三专要求,即专业阅读,专业交往与专业写作,为江北新区的教师发展提出了新的期望。(撰稿: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吴春媛 推送:教育发展中心-曹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