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科关键能力培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南京市江北片区初中生物学联合教研记实
春暖花开,新枝吐绿。2019年3月19日下午,南京市江北片区的初中生物学教师齐聚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进行了一次以“指向学科关键能力的课堂设计”为主题的学科研训活动。南京市生物学教研员岑芳老师亲临现场指导,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生物学研训员吴光明老师、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生物学研训员周新民老师、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生物学研训员吕汉聪老师、曹云龙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的第一阶段,29中学天润城分校的蒋雯婧、浦口实验学校的黄飞、六合新集初级中学的肖倩倩三位老师就《人体的消化与吸收》这节课进行了“同课异构”。蒋老师教态自然大方,以一粒种子的历险记为主线展开消化系统的学习。在讲牙齿结构的时候,她利用校医室的数据展示不同年龄段学生龋齿形成的规律,学生能很快发现龋齿的发生跟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有关。黄飞老师从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魔术引入,将学生瞬间带入消化系统的学习,又通过小游戏《西瓜子角色扮演》让学生认识到消化器官的组成,最后通过小活动龋齿的发生情况,让学生意识到爱护牙齿的重要性。肖倩倩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她先是让同学们品尝饼干,然后播放饼干在人体内经历途径的动画视频,接着利用拼图的活动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了消化器官和消化腺。她又通过出示牙齿的模型,让学生们知道了牙齿的结构。
活动的第二阶段,来自南京市长城中学的刘群老师做了《指向学科关键能力的课堂设计》的精彩讲座。她认为课堂设计应该从三个方面展开:研读课标框架,明确学习目标;制定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基于目标达成,设计教学评价。刘老师认为关键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任务之一。这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教学研讨和经验分享,以评价框架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程设计为抓手,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指向关键能力培养,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品位和质量。
南京市生物学教研员岑芳老师从更高的角度对全体老师进行了辅导。她认为“指向学科关键能力的课堂设计”抓住了当前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很有价值的研究取向。七年级的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结合七年级下册人体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健康生活、安全渡过青春期意义重大。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建构大概念,使其终身受益。课堂教学中要精心打磨教学细节,不断修炼,提升专业化水平。如“酸雨”和“胃酸”不能混为一谈,“粪便”和“未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岑老师认为,作为一个有专业素养的生物学教师,一定要抓住每一次研训契机,细心研究,深刻反省,不断丰富自身的学科教学知识,将关键能力的培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通讯员: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 蒋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