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
记南京市江北片区初中生物学科联片教研活动
2018年12月11日下午,南京市初中生物学江北片区联合教研活动在浦口区石桥中学举行。来自南京市江北新区、六合区、浦口区的80多位教师齐聚石桥中学数字化实验室,共同参加以“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LICC模式研究”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南京市浦口外国语学校的曹玉敏老师、六合区冶山中学的张卓然老师、南京市汉开书院的刘晓勇老师就《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一学习内容分别开设教学研讨课。本次教研活动由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生物学科研训员周新民主持,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生物学科研训员吴光明老师、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生物学科研训员曹云龙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浦口外国语学校的曹玉敏老师代表江北新区在本次市级活动中与另外两位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曹老师在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确立了本课内容的学习目标: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描述植物在呼吸作用中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建立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能够运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的情境创设环节中,借助网络资源,引出学习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的实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逐步建立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在实验过程中,设置植物六种器官的系列实验,得出植物活的细胞都在进行呼吸的关键知识点,是体现科学思维关键能力培养的一个亮点。将现代数据采集器应用到实验探究中,借助“焦点智慧教室”的互动教学平台,呈现教学内容、设置互动环节、收集即时性的反馈信息等,这都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体现。
本次活动中,教师们听取了浦口区的省级项目“基于证据的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研究情况,参与项目研究的三位教师汇报了他们课堂观察点的确定理由、分析了课堂观察的相关证据,对课堂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等,这些都使我区教师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