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体现生命观念的关键能力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2018年9月25日下午,江北新区初中生物学研训活动在南京市河西中学举行。全区初中生物学教师近60人参加了本次研训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体现生命观念的关键能力”。河西中学吴永婷老师和孟芳老师围绕活动主题分别开设了教学研讨课,课后进行了主题研讨活动。
吴老师在《生物的分类》一课教学中,以生动形象的实例创设教学情境,引出学习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在学生建立分类思维无处不在的观念后,从较熟悉的动物入手,认识生物分类的依据和生物分类的等级等关键知识。教学中吴老师巧妙设计了“制作动物户口簿”、“我是小法官”的活动环节,并拓展“关于人科和黑猩猩科合并”学习内容,强调分类等级中“种”这一最基本分类单位的概念。课堂生动有趣、目标达成度高、抓住了生命观念素养下的关键能力。
孟老师在“神奇的微生物”一课教学中,从常见的酸奶、蘑菇、艾滋病等学生熟知的事例创设学习情境。在整体把握微生物类群后,重点引导学生描述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特征。孟老师在本节课前引导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和探究活动,在“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探究活动中,分“水果组”、“树叶组”、“小鱼组”的分组观察,得出“细菌是大地的清洁工”的结论。在真菌的学习,同样设计“霉菌生活条件”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正确认识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较好地体现了生命观念引领下关键能力的培养。
在主题研讨中,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的郭荣辉老师结合《初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一书的编写,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关键能力的培养,为参培老师进行了简要的辅导。区教育发展中心的吕汉聪老师在总结性发言中指出:学生在初中生物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涉及生命观念中的关键能力主要指应用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去认识和解释生命现象的能力,教师可依据校情和学情确立不同水平的学业表现。吕老师要求全区初中生物学老师,结合学科研训主题和江北新区教学年会主题,在课堂教学中明确学习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强化达标检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形成学科学习的关键能力。(南京市河西中学 孟芳老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