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潜心 研以致远
——“三新”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研讨
2024年4月12日上午,以“‘三新’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讨”为主题的江北新区地理教研活动在南京市第十四中学顺利举行。江北新区高中地理教师积极参与本次活动,听课评课、交流研讨。
高一专场: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同课异构
十四中杨玲老师以甘肃天水麻辣烫进行导入,首先以天水麻辣烫的必点菜品土豆为例,展开对农业生产活动概念、类型及特征的学习;接着以天水麻辣烫的灵魂花椒为例,展开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探究,最后以天水麻辣烫的主角素菜为例,通过高原夏菜初探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扬子中学的朱燕红老师选取了南京本土特色农业生产案例“雨花茶”。从雨花茶的生长习性、生产特征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层层递进巧妙设置问题链,对农业区位因素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进行了深入探究。
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的曹乐老师选取了江西上饶马家柚为案例进行导入,并贯穿始终。利用马家柚的生长习性和生产特征等图文材料,深入探究了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高二专场: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同课异构
十四中吴欢欢老师将“深圳40多年的产业结构变化”作为情境主题引入课堂并贯穿始终,设置了“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21世纪以来的深圳“三个情境,深入探索了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原因以及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意义。
大厂中学的陈中秋老师以“三生三世,沪上务工”作为情境主题导入并贯穿始终,设置了“第一世:工业化初期,纺织女王挑战赛”、“第二世:20世纪50年代,钢铁工友夜谈心”、“第三世:20世界90年代,我的未来我做主”三个情境,以活动促学,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及原因展开了深入探究。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的李丹老师通过展示上海浦东自1978年至今的发展变化导入本节学习。通过和山西省的对比明确上海市当前的产业结构,学生自主探究回溯上海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归纳提炼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表现及原因。
最后,张海教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张教授高度肯定了此次教研活动的成果,并对江北新区地理学科的发展提出期望,希望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开启大家的教学新思路。
教无涯,研不止,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此次教研活动不仅为江北新区的高中地理教师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也深入探讨了“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的教学和备考策略。全体老师学到了有益的经验和策略,也激发出全力奋进的热情与动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采众长,方能越走越远。(撰稿人:南京市第十四中学-蔡世珍 审核推送: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胡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