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
活动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 >学科频道>音乐学科>活动报道>详细内容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器乐进课堂教学新路径的探索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22 07:55:53 浏览次数: 【字体:

  2024年11月21日下午,江北新区小学音乐教研活动在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器乐进课堂教学新路径的探索”,特邀南京市玄武区音乐教培员张艳丽老师莅临指导,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中小学音乐研训员姜旻及小学音乐教师参与活动。

  首先是教学课例展示环节。第一节课由扬子第二小学滕飞老师执教《亲爱的回声》,滕飞老师以通感体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节拍的强弱规律并通过竖笛吹奏巧化学习难点,借助多种互动方式的唱奏融合,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能力。第二节课由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王佳玥老师执教《乃哟乃》,这是一节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王老师围绕歌曲骨干引创设了多个挑战性学习任务,并通过演奏、演唱、律动等多种方式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土家族的音乐文化特色。

  两节课例展示后,玄武区音乐教培员张艳丽老师结合课例进行微讲座《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路径》。张老师从“借势”“借问”“借力”三个方面与在场音乐教师分享她的思考,张老师认为:首先音乐教学要能引发学生的具身体验,在多感官协同作用下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其次音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和学有所用,更要以学致学。在南京市“小器乐进课堂”即将步入第十个年头之际,张老师希望每一位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小乐器演奏的技能,更要帮助学生获得丰富而愉悦地唱奏融合审美体验。微讲座最后,张老师希望江北新区全体小学音乐教师能聚焦三个关键词开展音乐教学:(1)浸润。教师要学会对课堂教学板块进行逻辑清晰地架构,同时注重在常态音乐课堂中用音乐的口令代替语言指令,传递音乐美。(2)滋养。教师要学会抓住音乐课不同课型的一般规律并以学生的思维进阶和发展为目标,通过高质量的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传递思维美。(3)生长。教师要学会紧扣学习目标并以任务的方式进行驱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拓宽学生的音乐学习经验,最终实现音乐素养的跃迁,展现评价美。

  近年来,江北新区小学音乐教学一直扎实践行“小器乐进课堂”的区域音乐教学特色,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成果。美育浸润在行动,相信江北新区小学音乐教师将立足常态课堂教学,共同创造昂扬向上、充满活力的音乐教育生态。(撰稿人:李镝 审核人:教育发展中心-姜旻)

2e1007335ba743439b536e84053a8b34.Jpeg

48454241410f4c0f882aa0a3ddc20f92.Jpeg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