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聚云端研学 共话思维历程
——浦口实小成功承办南京市小学科学主题教研活动
2022年6月16日上午,在这个蓬勃似火的盛夏,以“科学探究活动的思维历程优化设计”为主题的南京市小学科学教研活动,在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成功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由南京市教研室主办、江北新区教师发展中心承办,南京市教研室教研员杨健老师、江北新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鲍翠萍老师亲临现场,全市小学科学教师齐聚云端共同观摩学习。
第一节课是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杨思思老师执教的小学科学一年级《这里面有空气吗》。杨老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描述、表达的思维历程,教孩子学会学习,学会思维,自主建构科学概念,让学习看得见,让思维看得见!
第二节课是江北新区实验小学张静波老师执教的《我们来仿生》,简单解剖煮过的鸭翅膀,对其结构、功能进行分析,并迁移到设计玩具,最后一个个仿真小鸟玩具灵动地在教室里“飞翔”,孩子们收获了自己参与思考、设计的成果,体验到了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研究和设计的科学历程。学生作为学习者、当事者参与到知识的建构习得之中,“学习”得以真正实现,学生思维得到提升。
两节课后,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的杨茜老师带来了题为《“引导学生主动思维的”教学实践分析》的讲座。她拨开课堂上的种种现象,对本次活动的课例进行了剖析,从师生互动中梳理出课例教学的思维历程及两位老师所采取的引导学主动思维的策略。杨茜老师的讲座为我们在科学探究活动的思维历程优化设计提供了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方法和策略!
接下来协办校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刘茂兰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讲座——《科学教育与长江文化的交融》,刘老师从构思缘起、指导思想、框架构筑、实施路径四个方面介绍了浦口实小科学教育与长江文化课程的构建情况。学校立足于新课标,秉承“快乐交往、共享成长的”教学理念,开展系列亲近长江、探索生命的科学教育,紧紧围绕长江文化实现协调育人,未来的浦口实小将建成实践教育“营地”,实现全空间育人。
最后,南京市教科室教研员杨健老师对此次活动做了总结发言。对我们全市的科学老师提出:打开思路,打开格局!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合作,把孩子带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敏感捕捉学校教育中的科学元素,深化开发项目化研究。科学老师老师不仅仅是一位老师,应当将自己定位于校园科技教育项目的创业者,为科学教育找到平台,让科学学科走向跨学科实践,教师成一名科学教育人!(供稿:刘茂兰 摄影:朱恒 审核:邱婷 终审:教育发展中心-鲍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