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韵华章
——江北新区初中美术新教材研训活动在浦口外国学校顺利举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积极落实课标理念,致力于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小柳路校区)承办《书韵华章——创意书籍设计与制作大单元教学》主题研训活动,提出“生活美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进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能力。
本次研训活动基于七年级第二单元《文明印记》的教材内容,结合学校跨学科主题学习学期推进方案,提取第6课时《传播文明》的教学素材进行汇编,形成《书韵华章—— 创意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活动分为单元说课与课例展示两项内容,同时进行教研组工作交流。
单元主题设计和说课由浦口外国语学校的陈潇老师主讲。她从教材与浦外学情切入,以“书籍是传承文明的重要形式”为大观念,陈述了单元设计思路:由《书韵探骊》《素手琢书》《墨卷雅鉴》三课时,引领学生从感知书籍装帧艺术并绘制草图,到巧用材料深入内页设计与制作,最后进行“冬日话书”手工书分享与品评。陈老师对每课时的学习阶段、表现性任务、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四个层面进行了结构分析,详解子问题、任务驱动、主要活动和评价量规,最终呈现出学生艺术实践成果,并进行教学预期与反思。
单元第一课时《书韵探骊》由浦口外国语学校王靓老师执教。她引导学生思考书籍设计与文化背景的关系,回顾装帧的历史更迭并欣赏当代书籍精巧的形式构造。学生得以从开本尺寸、装订形式、版式设计和材料选取四个角度进行装帧艺术的层层解读,并根据学习单的任务,自主创设了“美术是什么”“五龙腾飞”“世界之窗”“北宋画卷·余音回荡”“华夏文学史”等手工书制作主题。结合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以书籍制作的形式回应了教材课题——《传播文明》。
浦外美术教研组长丁昌霞老师开展了《以艺术育美 以情怀育人》学校特色美育课程交流讲座。她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学校公益海报设计项目、校园艺术节、环保时装秀场、长卷集体画创作等实践活动,呈现本学期“境·山水”“风起纸鸢”“蓝白之美”“翰墨之情”等课程的实施过程,最后展示装饰画、掐丝珐琅彩、工笔画、写意画等精品社团的艺术成果。讲座呼唤通过美术学科增进审美经验,以感知美、创造美、传播美,在艺术作品中引发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意识,塑造其独立自信的人格。
单元第三课时《墨卷雅鉴》由浦口外国语学校殷跃恺老师执教。任务驱动环节,学生、班主任和校长等人受邀进行访谈,总结出优秀的书籍设计特色所在,以冬日话书——设计分享会的形式,将每组制作的书籍通过演讲与现场展示,呈现各自的巧思与创意。课堂中,教师让位于学生,在书艺秀场中对每一个作品进行充分展示,并根据不同主题,自主搭配环创进行书籍展陈。学生调动五感,以视觉、味觉、嗅觉、听觉以及触觉全方位感受本次书展,并将建议与感想以文字形式留在自己的投票栏,帮助同伴课后集思广益、完善创作内容,用书籍传承文明、记录生活、看见自我。
最后,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中、小学美术研训员黄绍老师肯定了本次研训课程的精细思索、深度拓展与多样呈现。她认为两个讲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节课例设计缜密巧妙,体现了备课的厚度、深度与广度,课堂实施以生为本、以美为基,能基于学生发展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真正激活了学生主动构思、交流和展评,达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成效。
此次研训盛宴中,师生共同感受着艺术与智慧的交融,品味着思想与情感的碰撞,为培养具有艺术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江北新少年”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的学生将学会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世界,用艺术的手法表达自我,用创造的精神改变生活。(撰稿: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王靓 审核: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黄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