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最美校园的诗意行走与阅读
——记南京江北新区“书香四季·点灯未来”校长读书会第15期走读活动
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学随园校区,被誉为“东⽅最美校园”。曾是清代诗⼈袁枚的私⼈园林,也是《红楼梦》中⼤观园的原型。⾏⾛在随园,这⾥有⻜檐翘⻆、亭台楼阁,⼜有九曲回廊、绿树成荫。⽬光所⾄,万物静美,花⽊扶疏,树影斑驳,温柔缱绻。⽬之所及,⼀砖⼀瓦皆是史,⼀草⼀⽊总关情。
2024年5月18日,南京江北新区校长读书会的书友40余人⼀起⾛进了随园,品中国教育史,读东⽅最美校园。本次活动由南京江北新区六一小学郑花校长主持。
活动伊始,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周强首先做开场致辞,他号召校长读书会的书友们携手并进、共同参与阅读与行走的活动,共同推动南京 江北新区的校园阅读行动,让校园成为充满阅读与书香的地方,让学生在阅读中身心健康的成长,成长为生活的优雅者,终身的学习者,责任的担当者。
接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青教授做了《古代文学经典中的基本问题》的主题讲座,王教授娓娓道来,向书友们介绍了《诗经》与《论语》两部先秦文学经典的创作及相关考据研究,令书友们对两部华夏文明经典产生了更多的研究兴趣。
讲座结束,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周桂松做总结发言。他勉励校长读书会的书友们坚持阅读,引领学校师生的阅读,以阅读与实践为江北新区的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走出教室,书友们在南师大研究生志愿者的引导下,兴趣盎然地参观了南京师范⼤学博物馆。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南师大博物馆里,近现代教育家李瑞清、郭秉⽂、蔡元培,国学⼤师梁启超、吴宓,科学家任鸿隽、竺可桢、艺术家张⼤千、徐悲鸿等大师的⼿稿和信札已然泛黄,但他们对近现代教育的贡献与生动记录却历历在目。百余位学者在中国近现代教育转型的过程中都做出了不同的探索和贡献。他们之间有合作,有分歧,亦师亦友,共同奋斗,构成了一幅“携来百侣曾游”、“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以及“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图景。书友们细细欣赏着这⾥的每⼀件珍贵藏品,感受着南师深厚的⽂化底蕴和师范教育的百廿荣光,深受南师精神与价值理想的鼓舞。
五月,吾悦。浅夏悠悠,绿荫冉冉。东方最美校园的诗意行走与阅读在夕阳的余晖中挥手作别,但书友们阅读与行走的热情却如盛夏般弥漫。(撰稿人: 江北高新实小-张淑环 审核: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钱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