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研究
活动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 >学科频道>德育研究>活动报道>详细内容

德育与心育的融合:我们一起成长
―――记琅小明发分校与信大附小德育教研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30 18:10:16 浏览次数: 【字体:

    11月29日下午1点30分至4点40分,由信大附小和琅小明发分校一起承办的主题为“德育和心育的融合:我们一起成长”的德育研修活动在信大附小成功举办。

    两所学校在校长的带领下,精心准备,多次研讨方案,最终将活动分成四个版块。

    第一版块“班会课例观摩”:我们的成长,请您看!首先,在信大附小精心制作的沙画《童年》中本次德研活动生动地展开。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用沙画呈现在大家面前,一方面,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童年生活对于孩子成长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们德育的儿童立场与生活主张。接下来则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展开了三个主题六节课的精彩班会课堂。三个主题分别是《友谊的小船,不能翻!》、《夸夸我自己》、《我叫“不完美”》。信大附小的王静、孙晓文、陶悦、刘诗卉老师和琅小明发分校的韩璐、张淑曼老师,共6位年轻的班主任老师分别在大报告厅、小报告厅和气象馆开设了六节班会课,向大家汇报他们对于班会课的内容与方式,以及班会课融入心育元素的思考与实践。老师们将一般意义上的班会课与融入心育元素的班会课模式进行了同课异构的呈现,令我们清晰明了地感受到情感、心理体验在儿童道德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版块是“我们的成长,请您说!”团队沙龙研讨环节。在卓荣中主任轻松风趣的主持下,马金花主任、杨帆主任、周圆圆老师、张淑曼老师分别从班会及活动的精心设计、特殊孩子的融合、班会课与道德法治课等多角度探讨德育工作中心育技术的融入给我们带来的改变。老师们真诚用心地描述,令在场的德育工作者们感受到:道德教育必须从心开始,从爱出发。

    第三版块是“我们的成长,请您听!”专家讲座环节。南京市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全国优秀助学教师罗京宁书记娓娓道来,他从苏霍姆林斯基倡导的“心理素养培养”出发,用“气球宝贝”活动、感恩主题班会等案例、教育故事等就德育工作中如何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令与会老师深受启发。

    最后新区发展中心钱淑云老师进行活动小结。她从现实、政策、理论、实践等层面,为我们德育心育的融合研究找到了前提与依据,令整场活动更有温度和高度。同时,她也提出德育课程整合是降低消耗、提高德育实效的一种有益途径。她期待有更多的学校与老师关注并加入到德育+的德育课程整合研究中来,不仅要整合德育与心育,还可以进一步地整合多学科教育,比如德育与审美艺术教育、德育与劳动教育、德育与学生阅读、德育与法制教育、德育与体育等等。就让我们一起行而思,思而行,在新区的德育工作中坚守且前行。

    在之前的活动准备过程中,从方案的制定到班会课的每一个细节设计,到团队沙龙的话题及内容,信大附小的李兆文校长和琅小明发分校的季红兵校长,都是亲自参与研讨,亲自深入课堂再三磨课,给老师们鼓劲,为老师们出谋划策。一次次地切磋琢磨,一回回地精心指导,老师们深受激励与感动的同时,也是信心满满,成长多多。

    活动过程中,组织者们还利用南京教育政务平台,展开了场上、场下的网络互动讨论。老师们纷纷留言。有的老师说爱是打通德育与心育的桥梁;有的老师说德育的妙处在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的老师则表达了对于老师坚守班会课堂的感动……

   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雾霾散去的下午,我们展开的是一场关于心灵与智慧的对话,是一场关于真和善的德育研讨,更是一个关于老师们道德学习的课堂。

7a29ae6e4bae454e80ccb715e4e28375.jpg

120b7004e1e94eccb6a357ce35a7ec20.JPG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