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识到观念 后建构视角下建模小初衔接教学
——暨“锡---宁”数学名师工作室联合研讨活动
12月1日至2日,南京市初中数学刘光建名师工作室、倪军名师工作室、杜育林名师工作室和无锡市陈锋名师工作室联合无锡市扬名实验学校举办一场教学研讨盛会。本次活动以后建构视角为背景,通过建模的方式帮助学生在中小学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联结,促进其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此次活动江苏省教学名师、无锡市数学学科带头人陈锋;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高新分校副校长,省教育名师刘光建;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部主任,省特级教师倪军;南京市基础教育专家、中考资深命题专家、省特级教师杜育林作为主讲嘉宾出席。来自无锡市陈锋名师工作室和南京市初中数学刘光建、倪军、杜育林工作室成员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江苏省教学名师、无锡市数学学科带头人陈锋教授,为与会教师深入解读了建模的定义、流程、基本步骤及具体案例。陈教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释了数学建模作为一种生活技能的重要性,并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激发了教师们对建模教学的浓厚兴趣。
随后,无锡市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的王晓丹老师和南京市第一中学明发滨江分校的侯文静老师,分别呈现了两节精彩绝伦的展示课。王老师以剪纸图案为引子,引导学生回顾图形运动,通过分类讨论,深化学生对不同运动特征和要素的理解。侯老师则以快问快答小游戏为开场,巧妙引出新知“被11整除的数的特征”,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层层递进,感悟观察、猜想、验证的代数推理过程。
最后,刘光建、杜育林、倪军三位专家对课堂进行了精彩点评,高度赞扬了两位老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给予学生更多探究的空间,提出生成大于预设的重要性,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动起来。
课后,刘光建、杜育林、倪军三位专家对展示课进行了高度评价,并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刘光建老师展示了两年实验成果,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性;杜育林老师倡导适合自己的教育,提出多维立体教学法,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点;倪军老师则提出了“五实”评价法,为衡量一节课的质量提供了有效抓手,并深入解读了课标中的衔接教学,强调了核心素养的阶段性、整体性、一致性。
本次活动,在徐舜校长和扬名实验中学老师们及陈锋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促进了“锡--宁--扬”三市教师的交流,更在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加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未来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撰稿:南京市江北新区实验初级中学-高倩 审核/推送:南京江北新区浦厂中学-石小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