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区2023年教育系统负责干部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圆满结束
7月28日-8月3日,江北新区2023年教育系统负责干部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北京举行,新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参加,为加强学校管理团队培训、提高教育质量,开创江北新区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蓄能充电”。
笃学不倦 凝聚思维强洞察
本次研修是对江北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会议的延续和深入。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党工委书记、局长郑武在开班典礼上指出:开展研修班是有效提升全体校长、园长理论武装水平,加强党性修养的关键举措,也是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与实践水平的重要载体。
过去一个学年,新区校舍建设、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内涵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发展,但结合新区的发展需要和群众的期盼,还存在差距。郑武勉励全体学员,要找准学习与实践的结合点、谋划好今后工作的关键点、探索出政策机制的创新点、紧盯住能力提升的突破点,提高研修学习的实效,展现实践担当的新作为。
为达到预期效果,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进行了精心设计——从教学环节上看,邀请了10名专家,安排6场专题讲座,4场学校内涵发展专题论坛,内容丰富;从培训方法上看,互动式教学、论坛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一应俱全。“从师德与教育评价改革,到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再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汇报交流,我们希望大家通过这样一个集中学习的机会,能够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郑武说道。
简单的开班典礼后,北京师范大学褚宏启教授以《高质量发展与核心素养培育》为题为全体学员进行专题讲座。什么是核心素养?如何培育核心素养?随着问题抛出,校长们纷纷化身学员,打开了“话匣子”。当褚宏启教授用“聪明的脑、温暖的心、勇敢的心、健康的体”来概括核心素养后,大家深受启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大家变“被动培训”为“主动研究”。
此后,多名专家向学员们讲授了精彩的课程。“集团校办学规划”“校长教育教学领导力”“德育与四育”……一组组关键词的闪现,让大家联系起新区教育工作中的一个个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在对话交流中进一步明晰了对先进经验借鉴的思路措施。
每场讲座持续两三个小时,在南京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校长徐雪晶看来,这个过程是“不知不觉”的,“最大的收获是更加明白了政策解读与教育理论框架及实际业务操作之间的关系。”许多学员也认为,与专家们交流,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政策,同时也“零距离”地学到了教育和管理的方法。“他们不只是在讲授课程,更是在示范引领。”
共话发展 深思精研见真知
专题辅导,夯实了理论根基。而小组研讨,则碰撞出思维火花。在专题研讨环节,校长们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共同目标,描绘出新区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学校新样态。
有的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统领,促进各领域工作的新质创生;有的以学习方式变革为核心,寻找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有的从学校重点内涵项目展开,呈现以“支点”撬动学校整体转型的路径……每一所学校都有基于校情的“特色方案”。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他们或从学校文化的构建、教师队伍的培养、学校课程的架构作出深度思考;或以课堂教学的改革、评价方式的变革进行深入交流……每一位校长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招”。
密集上演的“头脑风暴”席卷了每一个人。“有‘整体感知、身体力行、灵动智创’的专注探索,也有校长的高站位、深思考和快行动。”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校长葛春庭说道。
苏州大学第二实验学校校长潘娜对此感受颇深。“我看到江北教育既有老校的坚守,也有新校的崛起。”她希望校长们能有基于独立思考的办学目标和主张,注重学校的文化与内涵的匹配建设,成为引领教育创新的实践者。
躬身践行 拓宽视野谱新篇
8月2日,研修班一行90余人在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周桂松的带领下参观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学校全环境育人的有效探索、深厚的文化内涵让人印象深刻。
参观的过程也是对标的过程。大家认真看、虚心听、大胆问、深入想,对标典型找差距,探寻最佳实践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次研修不只是一次引领示范,也是一次实地学习。校长们纷纷表示: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视野境界进一步提升。
“坚持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希望校长们能进一步消化吸收研修内容,把所学所思所想所悟运用到具体工作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结业典礼上,周桂松说道。
翻开校长们的研修日志:南京市九龙小学校长李少华对学校德育工作有了再认识、再思考;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校长陈桂萍对“双减”“双新”背景下,如何处理好知识与素养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南京江北新区浦厂小学校长陈志对发展与培养好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控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家都在积极结合本校的实际寻找教育工作的最佳路径。
促进校长、教师能力不断提升,引领他们行走在改革之路上,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一直关注的重点。本次研修解决的不仅是现在“教会”和“学会”的问题,更是未来“会教”和“会学”的问题。(素材来源: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 记者:戴小淞/张玉莲 审核:岳明珍/陈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