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角下的三重记忆涵养学生综合素养
——琅小明发教育集团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暨一万个学生素养展示活动
为贯彻落实德育教育的新要求,进一步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路径,琅小明发教育集团于2024年12月27日和12月30日在南京江北新区浦洲路小学组织开展了主题为“记忆育德:跨学科视角下的三重记忆涵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系列教育活动。活动通过挖掘历史事件、整合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在回望历史与展望未来的过程中体悟高尚品德,全面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本次活动由刘文丽老师主持,特邀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育管理部部长、中小学德育研训员钱淑云作为评审,琅小明发教育集团所有班主任老师等共同参与。
学科与德育融合 文化与传统碰撞
三年级主题课《遇“稻”一粒米:小颗粒中的大乾坤》,主讲教师浦洲路小学周兢老师围绕一粒米,带领学生通过视频观看、文本阅读和动手作图等多种方式,深刻体悟一粒米中的乾坤万象。课堂通过结合科学、农耕与语文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对稻米种植和珍惜粮食的多维理解。
赵亚男老师执教的《一支笔……》以“一支笔”为切入点,将其与历史故事和现代文化创意相结合,通过设计任务让学生动手绘制“时代记忆笔”,以小见大地感受历史中普通物品的深刻寓意。课堂融入了语文和品德与科学等学科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整合能力。
吴琼老师执教的《文化传承,探寻千年》于文化赋能的当下,开启文化传承探索课。点燃文化热情,通过浓浓年味展现其历史文化,学生小组协作共探索,挖掘传统,感受流传千年的文化传承。他们以充满创意的表达形式,展现出新时代少年的独特风采与责任意识。
李武云老师执教的《厉害了,我的桥》,由诗词引入到日常生活的美景桥梁中,走近历史长河中的一座座桥梁,让学生观察各色桥的特点以及历史背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历史下藏在桥梁背后的长征精神。
课堂结束后,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钱淑云部长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专业点评。她充分肯定了两堂课在跨学科融合方面的创新性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方面的显著成效,并鼓励教师继续深挖教学主题,聚焦一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结合更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认知深度。
钱部长不仅对班会课进行细致专业的点评,还结合德育目标与学生实际成长需求,对班会课的整体设计提出了宝贵建议。钱部长表示:“跨学科视角的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还能从多维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次活动充分体现了三重记忆教育理念的实践价值,也为区域内学校德育活动创新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培养新时代少年责任与担当
本次“三重记忆涵养学生综合素养”主题活动从历史记忆到现实实践,再到未来责任,贯穿了教育的多重维度。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袁隆平等历史人物精神的理解,更在亲身实践中锻炼了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与协作能力。
琅小明发教育集团一直致力于探索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跨学科教学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成长平台。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德育工作的新突破,未来,琅小明发教育集团也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推动更多创新性教育实践,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少年不断努力。(撰稿:陈晓叶 审核: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