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多彩长江 开启探究之旅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长江边长大: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叙事研究》汇报交流活动
为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交往,践行交往教育的理念,着眼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着力实践探究,运用学科的思想方法和知识,在真实丰富的生活情境中,开展文化之旅,涵养爱国之情,作育学科之眼,化育创造之能,培养“长江小学子”。12月24日上午,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长江边长大: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叙事研究》汇报交流活动,在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大华校区开展。此次活动特邀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倪鸣老师和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小幼部副部长范有凤莅临指导,江北新区低语研训坊学员及浦口区桥林小学语文老师,江北新区浦口实小教育集团一至三年级语文教师参加。
浦口实验小学的两位青年教师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探究性学习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和模式,呈现出了两节精彩的课例。
第一节课由白丽老师执教二上第四单元复习课例《美丽家乡我来夸》。白老师从第四单元的课文入手,带着同学们感受了家乡的诗韵之美、色彩之美、想象之美、旅途之美,也让大家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并发出了保护母亲河长江的倡议,接下来将继续践行长江小学子的优良作风,通过实际行动来守护我们的母亲河——长江。
第二节课由王胜男老师展示三上阅读推荐课例《阅见母亲河》。王老师从三上第六单元的课文导入,让学生回顾祖国大好河山,引入长江知识,带领学生走进长江,深入了解长江文化。随后加入阅读推荐书目《刘兴诗爷爷给孩子讲中国地理》,利用AI工具对话刘兴诗爷爷,引导学生试着运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表达欲。小组合作时学生精彩的交流展示,不仅让同学们发现了长江之美,无形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两节课后,浦口实小优秀青年教师韦贺婷进行了《寻迹长江之旅,聚焦探究学习》的主题汇报。韦老师从“探”江之梦、“探”江之径、“探”江之行、“探”江之蕴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课题中的梳理探究,思维进阶对于学生创设情境,乐于表达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师生综合融通,优化资源,根植文化自信。
倪鸣特级从“复习课”“整本书阅读”“探究性学习”三个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与总结。结合两位老师依托课题进行的课例展示,倪特进行了细致点评。她指出“复习课”要依标扣本,同时学会拓展积累,迁移运用,更要以评价促学习。“整本书阅读”重点关注导读、推进、交流的三个阶段,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例,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探究性学习”则要从学什么、怎么学入手,明确学习的情境源于真实问题,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活动最后,范有凤部长以“切实”作结,指出课题的探索要以真实需求为主,把课题与课堂结合起来,切实以学生为本。本次的课例展示将复习课与课题研究融合起来,将整本书阅读与探究性学习融合起来,在此过程中,老师也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长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明古国迈向文化强国的新时代,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和对中华文明的延续。让我们共守长江文化,传承好长江文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让这一江碧水浩荡东流。(撰稿:于瑞 摄影:杨颖 录入:张致玮 第一审核:胡晓茜 第二审核: 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