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校园动态>详细内容

体心融合 跨学科视域下真实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弹性
——南京市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联合教研活动在泰山小学举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23 14:33:14 浏览次数: 【字体: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跨学科融合一直是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学习健康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体育学科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体育运动也是学生宣泄内心不良情绪的最佳途径之一。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合教研活动能将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到位,更有针对性地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情绪调节能力和抗压能力。

  为进一步探寻跨学科融合实践的有效途径,整合育人资源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建立积极心态、提高心理韧性,12月20日上午,南京市教研室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联合教研活动(跨学科视域下真实教育场景中的心理弹性)在南京江北新区泰山小学举行。

  南京市教研室小学体育教研员陆伟、南京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罗嫣才,江苏省体育特级教师王红兵,江苏省心理学科特级教师、玄武区心理兼职教研员王天文,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信息资源部部长、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主任潘月俊,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育管理部副部长、中小学体育研训员张庆怀,南京市各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们以及来自南京市各区的体育与心理健康教学骨干教师一同出席。南京江北新区泰山小学书记、校长陆华明等全程陪同,共同探寻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实践的有效途径,实现协同育人目标。

  首先展示的是体育实践课,由陈正老师和樊磊老师分别执教足球运动中的《运球变向》《脚内侧射门》。陈正老师的《运球变向》一课,运用音乐带动学生进行热身慢跑和熟悉球性的练习,以“橄榄球”游戏引导,设置不同难度的进阶性练习内容,从无球变向到运球变向加速再到连续运球变向的加速,通过合作与竞争小对抗和小比赛,创设接近真实的比赛场景,让同学们能够在实际比赛中做出有效的变向过人动作。课中,陈老师通过游戏、挑战和比赛等方式,增加课堂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树立积极的心态,让个体不同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运动体验和乐趣。樊磊老师执教的《脚内侧射门》一课,樊老师先让学生复习运球、传接球的技术,掌握射门基础,以多样练习和比赛,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激励学生,整节课堂呈现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两节体育课后是一节心理健康课。学校专职心理老师曾蕾执教《战胜挫折我可以》一课,她从刚刚上过体育课的两个班级中各选取18名学生进行授课。通过“热身游戏:石头变成佛”导入,讨论上节体育课中遇到的挫折场景,引发学生对“挫折”的认识,并解析其定义;随后通过“画画我的挫折”教学环节分析挫折的原因,激励学生直面“挫折”,并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讨论挫折应对的不同方式,引发学生对应对策略的思考;接着利用学校足球女将的成长故事向学生讲解自我认知和心理素质对战胜挫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习对战胜挫折的方法与技巧。整堂课曾老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心理辅导为主导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且曾老师的课堂环节流畅,课堂内容丰富,让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主动的情绪。这节课的学习素材源于刚刚结束的运动体验,然后针对消极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和正向引导,让学生认识挫折、直面挫折、战胜挫折,唤醒自我觉知,提升心理韧性。

  三节课后,王爱娣老师和孙茂龙老师分别对两节体育课教学展示进行点评。

  王老师说,足球是最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归属感、提升社交能力的一线运动,陈老师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带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诱发其自我意识潜能,从而由心理上的触动。孙老师说,樊老师课中通过大小球门的变化,不同球门的组合,不同人员的配合,让学生在无形中融入课堂,通过射门挑战帮助学生面对并克服心理障碍,提升自我效能感。

  南京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罗嫣才和江苏省特级教师王红兵做了活动总结。

  “一定要关注孩子在体育课堂中的心理状态,并注意调试。”王红兵老师提出,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学科融合实践,对体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注重课中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抗压的能力,在团队协作任务中增加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启迪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罗嫣才老师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手拉手”融合活动,让两个学科的老师们看到了不同的风景,同样也产生了不同的心境。体育学科具备了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独特优势,所以体心融合活动十分有必要。

  在体育和心理两个不同学科中,要更多的去思考如何“跨”,会产生的效果更好。通过体育课中创设真实场景学生的“心理弹性”体验,延展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解决真实的问题,从而提升心理韧性,塑造更为健全的品格。

  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合教研,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展现出紧密的互动关系,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联合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让老师们认识到了体心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而作为一线教师,要找准有效切入点,从细节着手相互渗透,切实优化体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效果。(撰稿:刘苗苗 摄影:张海棠 一审:吴露荣 二审:胡利群 三审:许嵩)

86aaea24698e4f588116dd4053f39474.jpg

d1951506e8504396aa8c81055331ab22.jpg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