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南京江北新区浦厂小学开展“王荷波纪念日”主题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牢记革命先烈的遗志和精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当代青少年的责任和使命,南京江北新区浦厂小学于2024年11月11日上午9点,举行了主题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王荷波纪念日”主题活动。
活动伊始,庄严的升旗仪式由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国旗班担任,国旗班的同学们以整齐的步伐、挺拔的身姿和精准的动作,展现出对国旗的敬重和对国家的热爱,让全校师生沉浸在一种肃穆的氛围中。接着,红色广场讲解员汪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一段尘封的红色历史篇章《皮毛大褂背后的红色记忆》——1920年,王荷波代表工人向铁路局提出增加工资、发放御寒棉衣等十一条要求,后被派往北京谈判。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工人们心疼身着单衣的王荷波,暗地里凑钱给他买了件皮毛大褂。王荷波穿着这件大褂前往北京,成功为工人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这件皮毛大褂成为他为工人阶级奋斗、深受工人爱戴的见证,也体现了工人阶级团结一心、争取权益的红色精神。学校自编自导的情景剧《荷波映辉:品重柱石的革命征程》——1923年,在王荷波40岁生日时,爱戴他的工友们送给他一块大红匾,上面写着“品重柱石”四个大字。“柱石”在汉书中是指能够担当起国家重任之人,这充分体现了工友们对王荷波的敬重与赞誉。他平日里大公无私、乐于助人,始终与工农群众打成一片,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担任工会领导时,严以律己、一尘不染,办事公平公正,账目清楚,从不乱花工会和大伙的一分钱,因此赢得了工友们的高度信任和爱戴。在孩子们绘声绘色的演绎中,再现王荷波烈士在革命斗争中的坚定信仰和英雄事迹。
1927年因叛徒出卖,王荷波在北京被捕,11月11日深夜被杀害,年仅45岁。王荷波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他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的共产党人。在《荷波颂》中,学校党团员代表、少先队员代表分别手持鲜花,向王荷波铜像献花。学校余兵副书记宣读献花词,表达对王荷波烈士的敬仰和缅怀。
此次“王荷波纪念日”主题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王荷波烈士的精神火种已深深埋在浦厂小学每一位学子心中。在未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必将带着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与敬意,沿着先辈们开辟的道路奋勇前行,让红色基因在岁月的长河中赓续传承,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英雄的故事永远鲜活,让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文字:朱元 图片:解敬/吴可 第一审核:吴可 第二审核:郭坤 第三审核: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