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校园动态>详细内容

跨学科之美 融读写之意
——记浦口实小万江分校课题研究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12 17:25:06 浏览次数: 【字体:

  三月春光无限好,草长莺飞春意浓。为帮助老师们深入探究并实践跨学科学习,2024年3月11日下午,浦口实验小学万江分校语文组开展了专题研讨活动。南京晓庄学院卞志娟教授、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杨德铸、杨德铸工作室课题组成员以及浦口实小万江分校全体语文教师参加此次活动。

课例展示

  语文与美术相遇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老师们学科融合教学的风采。

  第一节课是由语文孟鑫老师和美术岳征宇老师共同执教的四年级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两位老师开启了同学们的奇思妙想之旅。孟老师结合本校特色活动,创设了“创想节”作品征集令的情境。岳老师运用美术知识,指导同学们的创意设计。最后,孟老师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总结出“场景功能法”,同学们顺利完成了作品发明介绍单。整节课,语文和美术的融合恰到好处,学生兴趣浓厚。

  第二节课是由语文张世云老师和美术岳征宇老师共同执教的六年级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岳老师以奇幻的星际图片和视频为导入,引导同学们发挥想象100年后月球家园城的样子,指导同学们用画笔描绘出来。接着张老师巧设情境,搭建学习支架,带领同学们穿越到2124年,对于学生的想法予以写法上的指导,课堂气氛活跃。

  随后,三位老师交流了自己的教学感受。三位老师们认为采用跨学科学习的方式,学生对于习作有了浓厚的兴趣,想得全面,写得细致。

专家点评

  专家点评环节中,卞特对三位任课教师思考实践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针对两节课例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一是两篇习作可以与科学学科进行跨学科学习的新尝试;二是发挥教师评价的作用,对于学生的设计亮点给予鲜明地肯定,如果有明显的缺点要指出来,教师心中要有评价标准。

  最后,区教育发展中心杨德铸副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和总结。杨主任指出习作课的根本是激活和唤醒学生基于语言的经验认识,每个孩子都应寻找与其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兴趣点产生奇思妙想,减少框架束缚。语文与美术的跨学科学习有助于学生打开想象,也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能力。             

  跨学科写作为课堂教学注入一抹亮丽的色彩,本次活动让万江全体语文教师对跨学科学习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老师们将继续依托学校的特色课程,设计丰富的跨学科活动,让学生在多学科协同实践中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发展核心素养。(供稿:朱明格 第一审核:张红云 第二审核:盛风帆 第三审核:陈筱澄)

c62a996fb8a347b98f2f21191e0b3ce5.jpg

6ec94a95c54d4a2bbf4d47d568be93c3.jpg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