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前行 助推高质量发展
浅冬暖阳共奔赴 研学拾趣共成长。12月26日上午,主题为“培养符号意识,发展核心素养——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南京市数学教研活动在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举行。南京市教学研究市数学教研员刘正松、南京市各区数学教研员以及各区各校骨干教师前来参加。
活动伊始,任力校长致辞。任校长介绍实小数学团队传承交往教育文化,丰盈教育精神,在教学研究上聚力共行,并预祝本次“培育符号意识,发展核心素养”主题市级数学活动圆满成功。
接着,进行的是课例展示活动。三位老师本着“培养符号意识,发展核心素养”理念,用精心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合作交流,为学生的符号意识的形成与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课由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明远小学的高小娣老师执教四年级《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教学中,高老师设置了紧紧相扣的环节,从规定列和行到表达列和行的顺序,再到如何用规范的语言记录位置,有痕的任务,无痕的体验,学生深刻体会到知识的“有用”性和“必要”性,深刻地体会到符号记录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第二节课由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中心小学蒋宁老师执教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一课。蒋老师让学生经历用符号表达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到字母的用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知识的内化,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思考能力,学会用代数知识解决生活中日常的数量关系,完成了代数学科“种子课”的任务和使命。
第三节课由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邱婷老师执教五年级《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学生经历符号抽象的过程,借助表格、运算、操作、字母等简约表达,得到结论,再次体会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有开放,有逻辑,有深度,有温度,有结构,有突破。把学生由操作工升级为智慧的思考者。
三节课后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董刚老师带来《符号意识的内涵与培养》专题讲座。他指出通过帮助学生对符号形成丰富多元的具体表象,使学生对符号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熟识,促进学生对符号的记忆与理解,在心理上逐步实现从抽象符号向直观符号的转变,为符号的综合运用和进一步抽象打下扎实的心理基础。通过董主任的讲座给我们今后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指明了方向。
最后,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数学教研员刘正松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发言。他强调符号意识的培养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符号意识,在老师眼中要有不同载体,要把握好节点:一二年级要关注符号的感知和使用,三四年级要侧重符号理解,五六年级重点关注对符号的联想推理。只有老师心中对符号意识有进阶理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符号意识,发展核心素养。
此次数学教研活动,通过不同年级的课堂展示,积极探索在中高年级课堂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符号意识,让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落实。(撰稿:刘小雨 摄影:朱姮/张婕冉/刘雯 第一审核:周云云 第二审核: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