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科研动态>详细内容

聚焦课题研究 探索教育新路径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06 13:45:53 浏览次数: 【字体:

  “冬来万物藏,研训韵悠扬。”为构建一套符合区域新建校实际、适应新时代教师成长需求的研训模式,推动区域整体设计和推进,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的终身支持体系,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人力基础 ,2024年12月5日下午,南京市重点课题“区域新建校教师研训模式建构的实践研究”阶段专题交流会在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开展。课题主持人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陈玉梅和余怀君老师,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胡红校长、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张国民校长及8所试点学校分管校本研修的领导、教师齐聚一堂。

立足核心素养 赋能“唤醒”课堂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卢晓美副校长率先发言,详述开题后进展与成果。从深挖核心理念到搭建青年教师研究共同体、构建区域培训模式,再到五大内涵策略拓宽教师研训视野,成果颇丰。同时公布下一步完善教师培训管理体系的计划,为教师成长持续“蓄能”。

建设“自带光芒”的教师团队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吴婷婷副校长直面教师发展困境,点明打造优秀团队的方向与目标。她介绍了以师德为基、聚焦课堂、提升素养、组建跨学科团队、建立校际联盟的思路,还分享通过活动式平台、主题团体学习助力教师全方位成长的探索,亮出团队收获成果。

森林生态,成就润园生长力量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张国民校长别出心裁,提出“润园行动”构建教师成长森林生态。凭借“一片森林”群体培养、“一园一景”阶梯锻造、“一景一世界”自组织助推,催生教师成长源源不断的动力,收获累累硕果。

弘扬时钧精神 铸就丹心师魂

  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胡红校长讲述南工大已故教授时钧的事迹,强调师德为先、厚德载物,推出“大谷粒教师培养计划”,将时钧精神融入教师培训,淬炼教师“忠党爱国”“甘为人梯”之心。

  最后,课题主持人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陈玉梅老师总结发言。她称赞三所试点校多维探索成果,充实课题理论与实践案例库,为深化研究积累关键经验;还对后续课题工作精准部署,展望未来研训蓝图,激励各方携手共促区域新建校教师成长。

  本场交流会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却也是区域新建校教师研训工作的崭新起点。相信在各方合力之下,教师研训模式将愈发成熟,为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更多新建校学子受益于优质师资培育,迈向更广阔的成长天地。(供稿:琅小分校天润城小学-刘倩雯 审核:教育发展中心-陈玉梅 推送:教育发展中心-余怀君)

a1cf4c16ecf8421b85d61bd7077515fe.Jpeg

dada801248954438ad6e8c8a15e979e8.Jpeg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