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电教馆专家到江北新区开展人工智能试点校建设专项调研
9月20日下午,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副馆长凌嵘一行4人莅临江北新区,开展南京市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专项调研工作,重点调研了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和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两所试点校。
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和试点校推进情况。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信息资源部副部长沈乃飞、综合科副科长陈丁雷,浦口外校陈桂萍校长和南化四小董浩主任参加了活动,调研汇报会由新区创新教育负责人陈丁雷主持。
首先,与会领导专家参观了浦口外校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在这里,调研团队观摩了学生无人机表演,体验了人工智能学习平台的相关课程,与AI展开人机对弈;同学们展示了小飞智能机器人,未来派设计的“个性化朗诵机器人”等作品,分享了学习人工智能的体验和心得。
随后,调研团队来到三楼会议室,听取了两所学校汇报。
浦口外校陈桂萍校长汇报了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从场所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探索、课程建设和资金使用五个方面进行详细汇报。今后会继续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学科发展与学科融合双轨并行的探索,重视素养导向的人才培养,关注人机协作的个性化学习,引导学生基于真实生活中的需求进行学习创新,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培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
南化四小董浩主任以《人工智能助力师生怡然生长》为题做汇报。介绍了学校已有的实践举措,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支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并提出未来实践的四个方向:基于校情提升师资水平,基于学科贯通开发课程,基于成长创新活动样式,基于实用完善空间建设。
市电教馆专家根据汇报情况现场进行了反馈。他们认为:深入学生的需求是提升创新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要将课程与场域文化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深化学校创新教育体系化研究,多学科教学渗透研究;学校要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专项课题研究,以研究引领试点校的建设和实践。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凌嵘副馆长强调,作为南京市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市馆也将全力支持试点校的人工智能教育工作。
最后,沈乃飞副部长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要结合信息化整体工作,做到区域均衡;要完备课程,做系统的规划;要创建有力的专任教师团队;要开展高质量的活动;要用高水平的课题、论文、案例积累丰富的成果。通过这些措施,努力推动人工智能试点校的发展,为全市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校园建设工作树立典范。
本次活动,进一步推进了新区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工作的深入开展,两所学校对本学期目标和建设最表有了清晰的认识。也为新区开展区级人工智能试点校活动提供了重要思路。(撰稿:杨美玲 审核:教育发展中心-陈丁雷)